15021203562
    021-57320239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汽車淋雨試驗標準:試驗方法:上海巨怡環(huán)境試驗設備有限公司

    汽車淋雨試驗標準:試驗方法:上海巨怡環(huán)境試驗設備有限公司

    更新時間:2017-11-27      點擊次數(shù):5043


                          淋雨試驗標準
    汽車淋雨試驗標準在對QC/T4449-19999《保溫汽車、冷藏汽車性能試驗方法》進行修訂時,保留了QC/T
    4449—19999中實踐證明適合我國情況的部分內容。對于整車基本性能的試驗,基本采用了版本的國家標準,并將可靠性試驗以故障模式為考核依據(jù),對于廂體專項性能試驗,主要對漏氣倍數(shù)和傳熱系數(shù)及靜態(tài)調溫等幾項試驗有所改動,以使其更加合理,符合規(guī)范。

    淋雨試驗標準從實施之日起,同時代替QC/T4449-19999。
    本標準的附錄A和附錄B都是標準的附錄。
    本標準由國家機械工業(yè)局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中華人民共和國汽車行業(yè)標準 QC/T 449—2000
    保溫車、冷藏車性能試驗方法代替QC/T449—1999

    1 .淋雨試驗標準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保溫車、冷藏車的試驗方法。汽車淋雨試驗箱標準適用于采用定型汽車二類底盤改裝的保溫車和冷藏車(本標準中系指機械制冷式冷藏
    車)及保溫半掛車、冷藏半掛車,其它同類車型可參照執(zhí)行。
    2.淋雨試驗標準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版本的可能性。

     GB l496-1979 機動車輛噪聲測量方法

     GB l4761-1999 汽車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測試方法

     GB 3847-1999 壓燃式發(fā)動機和裝用壓燃式發(fā)動機的車輛排氣可見污染物限值及測試方法

     GB/T 12534-1990 汽車道路試驗方法通則

     GB/T 12536-1990 汽車滑行試驗方法

     GB/T 12538-1990 汽車重心高度測定方法

     GB/T 12539-1990 汽車爬陡坡試驗方法

     GB/T 12543-1990 汽車加速性能試驗方法

     GB/T 12545-1990 汽車燃料消耗量試驗方法

     GB/T 12540-1990 汽車zui小轉彎直徑測定方法

     GB/T 12544-1990 汽車zui高車速試驗方法

     GB/T 12547-1990 汽車zui低穩(wěn)定車速試驗方法

     GB/T 12673-1990 汽車主要尺寸測量方法

     GB/T 12674-1990 汽車質量(重量)參數(shù)測定方法

     GB l2676-1999 汽車制動系統(tǒng)結構、性能和試驗方法

     QC/T 252-1998 汽車定型試驗規(guī)程

     QC/T 450-2000 保溫車、冷藏車技術條件

     QC/T 589-1999 廂式汽車產(chǎn)品質量檢驗評定方法
    3.淋雨試驗標準試驗條件

    保溫車、冷藏車的試驗條件和試驗準備按GB/T12534的規(guī)定。
    4試驗方法
    保溫車、冷藏車尺寸參數(shù)的測量按GB/T12673的規(guī)定進行。 
    保溫車、冷藏車重心高度的測定按GB/T12538的規(guī)定進行。 
    保溫車、冷藏車質量參數(shù)的測定按GB/T12674的規(guī)定進行。


    4.4zui高車速試驗按GB/T1254
    44的規(guī)定進行。 
    4.5加速性能試驗按GB/T12543的規(guī)定進行。 
    4.6zui低穩(wěn)定車速試驗按GB/T12547的規(guī)定進行。 
    4.7爬陡坡試驗按GB/T12539的規(guī)定進行。 
    4.8燃料消耗量試驗按GB/T12545的規(guī)定進行。 
    4.9滑行試驗按GB/T12536的規(guī)定進行。 
    4.10保溫車、冷藏車制動試驗GB12676的規(guī)定進行。 
    4.11保溫車、冷藏車zui小轉彎直徑試驗按GB/T12540的規(guī)定進行。 
    4.12噪聲的測量按GB1496的規(guī)定進行。 
    4.13汽油車的排放物測量按GB14761的規(guī)定進行;柴油機的排放物測量按GB3847的規(guī)定進
    行。 
    4.14可靠性行駛試驗。 
    41.42.43.
    4.14.1淋雨試驗箱試驗目的
    考核車廂和制冷機組、車廂和底盤及其連接的工作可靠性。 
    4.14.2試驗方法
    試驗行駛里程及里程分配QC/T252的規(guī)定進行,試驗時按QC/T589-19
    999中5.5的規(guī)定對保
    溫車、冷藏車出現(xiàn)的故障進行分類和統(tǒng)計。

    4.15淋雨試驗 
    4.15.1試驗目的
    考核車廂及制冷機組電氣控制箱的密封性能。

    4.15.2淋雨試驗標準試驗條件
    淋雨試驗在專門設置的淋雨室內進行。車廂門、制冷機組電氣控制箱門正常關閉,以汽油
    機或柴油機驅動的制冷機組必須將其排煙管封堵。

    4.15.3試驗方法
    淋雨檢驗時,降雨強度為5~7m 
    mm/min,方向與鉛垂成45°角,對車廂及電氣控制箱進行 
    30min淋雨試驗,試驗后擦干車廂及控制箱外部水,打開門,檢查各處,應無進水和滲漏現(xiàn)
    象。

    4.16氣密性試驗 
    4.16.1試驗目的
    考核車廂的氣密性能,漏氣量的測量應安排在淋雨試驗之后進行。 
    4.16.2試驗條件

    試驗場所可控制環(huán)境溫度的人工氣候室遮陽和無其它熱源影響的室內或同等條件的自然環(huán)境車廂,空載,內部清潔,地板排水孔、蒸發(fā)器排水孔預先堵塞,門和通風裝置處于正常關閉狀態(tài)
    車廂內外壓力差(100±10)Pa感溫元件布置距車廂外頂部中央上方和車廂內地板上方0.1m處各設一個測溫點,車廂內外溫度
    在288~298K范圍內,每一感溫元件穩(wěn)定在±1.5K內,各元件間溫差不大于3K大于273K,每一感溫元件穩(wěn)定在±3K內
    4.16.13試驗儀器 
    a)溫度計、感溫元件; 
    b)壓差計; 
    c)流量計; 
    d)壓力表;

    試驗儀器精度見附錄A(標準的附錄)。

    4.16.4試驗方法
    用增壓法利用氣源對車廂內部加壓,是車廂內外壓力差達到規(guī)定要求,并保證供氣穩(wěn)定。
    試驗條件建立并穩(wěn)定后,進行空氣流量的測量,每隔5min測量一次,連續(xù)測量次數(shù)不得少于6次。

    4.16.15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結果填入附錄B(標準的附錄)表B1,所測流量應換算成標準狀況(273K,1.013× 105Pa)下流量,對容積式流量計采用公式(1)加以修正。對其他流量計也應采用相應的修正方法,將測量結果換算成標準狀況下的流量。

    V=(P0T/PT0)V0式中:V——標準狀態(tài)下的漏氣量,m3/h;V0 ——流量計所測量的漏氣量,m3/h; T——標準狀態(tài)下溫度,273K; T0 ——流量測量處空氣的溫度,K; P——標準大氣壓力 1.013×105Pa;P0 ——流量測量處空氣的壓力,Pa。 
    4.17隔熱性能試驗 
    4.17.1試驗目的
    考核車廂的隔熱性能,應安排在氣密性實驗之后進行。 
    4.17.2試驗條件

    遮陽和無其它熱源影響的室內或同等試驗場所可控制環(huán)境溫度的人工氣候室條件的自然環(huán)境氣流速度距車廂外表面0.1m處不大于2m/s車廂空載,內部清潔,干燥,地板排水孔和蒸發(fā)器排水孔處于正常使用狀態(tài),門和通風裝置按正常方式關閉。
    淋雨試驗標準 感溫元件布置
    設在距車廂內外表面0.1m處,在車廂內外8個頂角和車廂內外各4個縱向表面的中心各設一個,內外各設12個測點設在距車廂內外0.1m處,在車廂內外6個面的中心各設一點,內外各設有6個測點溫度平均壁溫 293~298K不高于308K車廂內外溫差不小于20K
    車廂外溫度感溫元件zui大差溫不大于2K,平均溫差不大于1.5K
    感溫元件溫差不大于3K,平均溫度穩(wěn)定在±1.5內車廂內溫度
    感溫元件zui大溫差不大于3K,平均溫差不大于1.5K感溫元件溫差不大于3K,平均溫度穩(wěn)定在±1.5K內,電功率波動zui大加熱功率與zui小加熱功率之差不大于zui小加熱功率的3%
    4.17.3試驗儀器 
    a)瓦特表; 
    b)溫度計、感溫元件; 
    c)風速計。
    試驗儀器精度見附錄A。 
    4.17.4試驗方法
    采用內部加熱法,試驗中所有加熱器的工作溫度應盡可能處于zui低值,以減少熱幅射的影響。為保證廂內溫度符合表2中的要求,可使用一臺或數(shù)臺風扇,其風量以足夠循環(huán)為宜,各個感溫元件均應有熱幅射防護措施。達到試驗條件后穩(wěn)定1h開始測量,每隔15min測量一次,連續(xù)測試時間不少于4h,在整個測試過程中,車廂內外溫度及加熱總功率均不得單調上升或下降。 


    4.18靜態(tài)調溫性能試驗 
    4.18.1試驗目的
    測定冷藏車靜態(tài)時在給定外溫èe的條件下保持額定內溫èi的功能。 
    4.18.2試驗條件
    試驗分三級,其中第三級試驗只使用于出廠試驗見表3,其中第三級試驗
    只使用于出廠試驗。 
    可控制環(huán)境溫度的人工氣候室無直射陽光及其它熱量影響的室同等條件的自然環(huán)境遮陽無雨的自然環(huán)境。
    氣流速度距車廂外表面0.1m處不大于2m/s
    車廂空載、新車,門和通風裝置按正常方式關閉,地板排水孔和蒸發(fā)器排水孔處于正常使用狀態(tài)
    淋雨試驗標準感溫元件布置
    除表2規(guī)定的布置外,另在蒸發(fā)器空氣進出口處各均布 4個;
    除表2規(guī)定的布置外,另在蒸發(fā)器空氣進出口處各均布2個車廂內外各1個溫度車廂外溫度穩(wěn)定在(303± 0.5)K,感溫元件間溫差不大于2K車廂外溫度可在298~308K范圍內任意選定,并穩(wěn)定在±1.5K內,感溫元件間溫差不大于3K,車廂內外溫差不大于3K
    車廂外溫度不低于 273K,車廂內外溫度不大于5K。
    4.18.3試驗儀器 
    a)瓦特表 
    b)溫度計、感溫元件; 
    c)風速計。
     
    4.18.4型式檢驗試驗方法

    4.18.4.1在測定車廂漏氣量和漏熱率后進行此項試驗;
    4.18.4.2在沒有附加熱負荷的情況下,進行制冷試驗,然后加入附加熱負荷,制冷機組繼續(xù)運行。

    4.18.4.3制冷機設備的運行應隨內溫(溫控器調定溫度QC/T450-20000中4.3.17的規(guī)定)的波動運行2h以上,然后投入附加加熱器(包括風扇)所產(chǎn)生的附加熱負荷Qa,重新使試驗工況達到平衡和穩(wěn)定,此后繼續(xù)運行2h以上。在上述兩次運行期內,以不大于15min的間隙測取車廂內、外各測點的溫度以及加熱器和風扇所耗功率。

    淋雨試驗標準測量參數(shù)
    允許zui大測量誤差
    試驗級別
    一 級二 級三 級
    表面積 0.5% 1% 1%
    空氣壓力 3% 3% 5%
    空氣流量 3% 3% 5%
    空氣溫度,K 0.25 0.5 1.0
    電功率 0.5% 1% 1%
    氣流速度 3% 3% 5%

    全國售后熱線

    4006365665

    電子郵箱:shjuyigs@163.com

    公司地址:上海市金山區(qū)朱涇鎮(zhèn)亭楓公路

    掃碼加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港市| 万盛区| 沁阳市| 东至县| 万州区| 旌德县| 绥宁县| 洛南县| 阿鲁科尔沁旗| 海原县| 原阳县| 玉树县| 潍坊市| 曲阜市| 嘉鱼县| 宜昌市| 上虞市| 那曲县| 周口市| 陈巴尔虎旗| 顺昌县| 奈曼旗| 左云县| 曲周县| 柳河县| 色达县| 金华市| 迭部县| 广丰县| 广西| 肇州县| 观塘区| 穆棱市| 安阳县| 习水县| 巴中市| 芮城县| 孟村| 封开县| 伽师县| 贞丰县|